查看原文
其他

“自罚百万”任正非,为何向管理“开炮”?——管理被颠覆,公司被解构

2018-01-23 王德培 福卡智库


近日,华为内部发布的一份通报显示,因一些部门经营质量事故和业务造假,对主要责任领导作出问责,其中:任正非罚款100万元;郭平罚款50万元;徐直军罚款50万元;胡厚崑(kūn)罚款50万元;李杰罚款50万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任正非是华为创始人兼CEO,郭平、徐直军、胡厚崑三人均担任华为副董事长、轮值CEO,李杰是华为常务董事、片区联席会议总裁、人力资源管理部总裁。


为何任正非连自己与董事会成员一并被罚?官方理由是“经营质量事故和业务造假行为”,但本质上恐怕是因为陷入“增收不增利”的困境:2015、2016华为的营收为3950亿元、5216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369亿元、371亿元。

2016年营收相比2015年增加了1300亿元,同比增长达到了32%;但利润只增加了10亿元左右,实际利润率只有7%左右。

2017年华为营收预计为6000亿元(937亿美元),相比2016年增长784亿元,同比增长约15%,但净利润与净利润率目前暂未公布。


在1月18日华为召开的市场大会颁奖典礼上,宣布2018年销售收入目标为1022亿美元,较2017年收入增长9.3%。按当前汇率计算,1022亿美元相当于6558亿元人民币。


也就是说,华为今年的目标,同比2017年增速只有9%。而华为2017年同比2016年,实现增速为15%,2016年同比2015年,增速更是达到了32%,增速逐年递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。


将销售收入按业务分解来看

根据现场屏幕的信息,华为三大业务部门的目标分别为:运营商BG实现收入450亿美元,消费者BG实现收入441亿美元,企业BG实现收入106亿美元,华为云归入其他收入,显示为25亿美元。


从各业务贡献的利润来看

消费者业务给华为贡献高营收的同时,利润率却明显偏低,终端的毛利没超过30%,to B的业务毛利超过40%,由于终端占比结构增大,贡献了近半的年收入,自然会带来对公司的结构性影响。


在2016年市场工作大会上任正非曾提出,消费者业务“要敢于5年内超越1000亿美金的销售收入。”但2018年的目标只有441亿美元,从这个角度来看,目标达成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
今年的CES大会上,华为原本与美国第二大的电信运营商AT&T达成战略合作,合作达成后,华为可以通过AT&T销售华为手机。但无奈对方临时变卦,华为手机通过运营商在美国销售的道路再一次遇阻。


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更是在美国步履维艰,而美国又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,华为在这个市场的近乎缺席,安全因素和政治博弈成了阻碍华为进入的最重要因素。数据显示,华为在欧洲市场多个国家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20%,但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%。


从行业角度来看,华为站在所在通信行业的船头,自然更能感受整个行业的冷意,尤其是一个在快速爆发之后逐渐衰落的行业。

2014-2015年,当时以IBM、NOKIA、ERICSSON为首的外资企业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裁员;到2017年,所有通信行业都进入了寒冬模式、通信行业的利润已经比刀还薄,如2014年1个项目产生的销售额现在需要5到6个项目顶着。

由此来看,任正非所言的“烧不死的鸟是凤凰,在自我批判中成长”,用“冻不死”更为贴切。当行业进入下行期,自然要向管理要效益、要利润,将湿毛巾里的水拧出来。


但问题是,传统的管理已经被颠覆,哪怕是西方的经典管理理论。


西方是契约文化,讲规则、重承诺,管理机械化、流程化、绩效化,但到了中国这个人情社会,一切制度流程和规则都会被打得一败涂地。

因为西方人想的是简单地遵从,但中国人想的恰恰是如何变通甚至跳过,于是管理方式“西为中用”的结果是更为严重的官僚主义,甚至是“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”。

更何况,如今MBA传授的西方管理理论基本延续了泰勒的科学管理脉络,试问100多年前西方工业文明下的管理思想,岂能解决当下中国的管理问题?


精益管理、流程管理都把人当作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,属于工业思维下的管控体系,并不适合“释放人性”的服务体验时代,又怎能匹配中国人脉圈子的运筹帷幄?


绩效主义就毁了西方自己的企业,因为一味将业务成果与金钱报酬挂钩,恰恰让员工失去了内心对工作的狂热。


而为衡量业绩,不仅企业“劳民伤财”,短期利益驱动更抹平了团队精神。可现实是,不仅工作无法简单量化,若一切都以指标论英雄,员工岂能心甘情愿为企业“卖命”?


诸多中国企业却还把过时的考核指标、管理模块当宝,孰不知,那只是手段而已,若一味将精力陷入管理细节,或本末倒置反将简单变复杂了。


想当初,组织层级化是为了更好地协同,可如今越来越庞大的流程已不利于上传下达,一旦超过10步,效率基本为零。


面对今天快速变化的市场,过去流程僵化、决策专制、自上而下的“重管理”模式岂能抓住机会?

移动互联时代,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然被颠覆,不仅速度变快、管理变轻、团队变小,重心也从生产转向用户导向,在产业无边界浪潮下组织更松散化。

因为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达到交易成本最小化,于是伴随互联网浪潮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,公司将告别直线职能制、矩阵制等传统层级,逐渐让每个员工都能直接面对客户。


尤其是3D打印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一旦成熟,未来无人工厂里都是机器人在管设备生产,释放的劳动者很多都将进入定制服务与体验领域,比如个性化生产就将在家里进行,只要将自己的创意输入3D打印机就能“自产自销”。


由此,伴随生产者、渠道商、消费者等都“三位一体”,公司越来越小,可能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,工厂就在家里,虽然未来还会出现大公司,但大公司面大量广的格局不复存在。


物联网“连接一切”将肢解公司这个“中心”,不仅让公司在业务互联,彼此嵌入中融化于社会,而且这种“去中心化”将使每个员工都成为市场中心,业务流程极简化,以致管理被一下子压扁,管理者被极大分权,以致最后可能只剩下提供一个平台的权力。


这么看来,19世纪属于帝国,20世纪属于大公司,21世纪无疑属于个人。就连管理大师德鲁克都曾预言,21世纪的公司,“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”。

未来劳动者将以液态形式自由流动结合,通过大数据平台将客户需求与人力资源精确匹配,甚至于一切管理都可“远程移动操控”,公司还需要固定的办公室吗?


管理都在云端、业务被模块集成、组织架构扁平化,公司显然被解构得面目全非。


如果说,过去传统企业只需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那么现在,企业只不过是互联网无数结点中的一个,只顾自己、封闭自己都可能“自毁长城”。

麦肯锡研究就表明,一个公司的业务增长有2/3是由市场动力决定的,即市场基本增长率、通货膨胀、收入和消费力。

而未来的市场霸主是那些兼顾更多地域、更多行业和更多类型的竞争对手、潜在合作伙伴、价值链参与者以及更多政府和非政府利益相关方的“全能运动员”。


因为伴随“用户复兴”时代到来,企业对外只有围绕用户将各方资源整合,才能利用开放的力量兑现商业价值;对内,员工将从过去只从属于一个机构,逐渐变成从属于一张网络,因此,企业关注的将不再是雇佣了多少人才,而是联盟了多少人才。


“单打独斗”的英雄时代悄然翻篇,未来企业将从“独狼”走向群狼乱舞,企业竞争将出现四大层面:

最基础的就是信息搜集,以前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,而如今在信息过剩时代,不仅看谁能抓住更多信息,还要看抓住的信息有没有价值,才能进行第二层面即大数据的比拼,在信息中提炼数据,掌握市场动态进而调整产品,对不同用户进行精准营销。

当然,这缺不了知识层面的竞争(第三层面),不管是行业显规则还是经济一般规律,企业若连这些基础都看不懂,那么淘汰出局是迟早的事。

更别提那些事物背后潜在的联系,单靠知识无法一眼看穿,还需智慧力透纸背(第四层面)。


万达、阿里等之所以能在业内领先,就是用智慧的眼光踩准时代节奏、顺势而为,才能力半功倍。

这也意味着,企业管理不再像从前那样锱铢必较,反而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寻找支点与杠杆,前者在于核心竞争力,需要企业坚定“永恒的北方”,后者则是资本组织(产业引导基金)、产业联盟、组织架构(合伙人制)等一系列设计,从而在管理上做到“无为”与“有所作为”之间的平衡。

未来,不仅企业将走向“生态化”,内部部门也将变成自组织,正慢慢让企业具有自我调节、自我适应及自我修复的能力,“自组织管理”或将逐渐盛行。毕竟,管理只是手段,其目的在于“化繁就简”罢了。

 

 

精彩推荐

特大城市为何外围式发展?

金融进入“强监管”时代

特色小镇建设钱从哪里来?

破解复杂的思想方法

GDP挤水分——戳破“数据谎言”

什么是“中国最佳商业模式”?

为何西方国家不玩全球化了?

医改的“牛鼻子”在哪里?


(福卡原创,欢迎转载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